4月15日,藍箭航天朱雀三號可復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以下簡稱“試驗箭”)順利完成“十公里級飛行”改造和總裝工作,將全面轉入最后的總測和出廠階段。這是繼1月19日圓滿完成百米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后,朱雀三號可復用火箭準備迎戰的又一個新里程碑節點。
相較于百米級垂直起降,十公里級飛行試驗除了飛行高度顯著增加外,還增加了一系列面向回收復用火箭關鍵技術驗證需要的高難度挑戰,例如首次在跨音速條件下進行發動機-柵格舵-冷氣姿控聯合控制、首次在10公里高空風環境內進行無動力滑行測試,首次在返回段大動壓條件下進行發動機空中二次起動等。
為滿足新的試驗需求,火箭箭體和發射場地都進行了相應改造。其中,箭體改造工作包括增加柵格舵系統,增加RCS姿控噴管數量以滿足制導和姿控需求等;軟件方面,包括彈道和氣動仿真的重新規劃、制導姿控策略設計、飛控和組合導航等箭上軟件和測發控地面軟件升級等。
根據藍箭航天十公里級垂直回收飛行試驗方案,改造后的試驗箭將以80噸推力起飛,并經過約200s的飛行,飛行高度約10公里。為滿足回收需求,本次飛行試驗任務新建回收場坪,并通過布置在場坪周邊的數臺高清攝像裝置和光纖,可以將試驗箭的著陸過程以及著陸后的現場圖像實時傳送至5公里外的指揮大廳,使得大廳指揮人員能夠從遠端以遙控方式進行試驗箭剩余燃料泄出等后處理工作。此過程也是對將來朱雀三號一子級回收箭安全后處理流程的探索和演練。
藍箭航天團隊在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挑戰下,節點清楚、目標明確、全力以赴,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后續,試驗箭將轉入總測階段,預計5月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發射場,6月擇機實施發射任務。